“创始人(团队)与创业项目适配度”并非突然冒出来的原则,就像万有引力一样,一直存在于创始人选择创业项目的决策框架里。如果你参与过(听说/了解过)种子、天使投资的路演活动,你就知道,与创始人互动的大部分问题是:团队如何做、怎么做到、团队能力、团队经验。创始人的答案是他们判断项目适配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虽然很多时候,创始人听到的是:项目最好再打磨一下;项目不错,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最好有一些数据;咱们保持联系……真实的背后,是对创始人团队与项目适配度的担忧。)。
令人惊讶的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初创公司,我们都能很快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并给出真知灼见;但作为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在评估自己的创业项目时,往往会不自觉掉入确认性偏差陷阱:忽略创始人(团队)与创业项目的适配度,夸大与项目的适配值,错判项目的关键驱动要素(评价项目适配度的重要因子)。
因此,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或考虑是否参与某个创业项目时,不妨邀请局外人进来,听听他们的建议,特别关注那些听起来不怎么舒服的建议。当然,也可以与局外人一起组成新的“局外人团”,对其他(与选择的项目一样或类似的初创公司)的创业者进行比较分析,项目的关键驱动要素有哪些,创业者们之间,哪些是一样的,哪些又不同,是哪些关键的差异造就了完全相反的局面。再把发现的证据用在要选择的创业项目上,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适配结果。
然而,有很多人会搞错项目的关键驱动要素,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有些人把关键驱动要素等同于竞争优势,或等同于营销、销售、管理。不同项目,同一项目不同阶段,同一项目不同商业模式,关键驱动要素是不一样的。关键驱动要素,就是即使其他很好(很有竞争优势),但缺乏或没有某些要素,就不可能成功;反之,则不会很差。 正如在每项体育运动中都有几种关键特质,他们造成了成功和失败者的区别,创业也是如此。创始人(团队)拥有的能力、资源对关键驱动要素的驾驭力,决定了团队对创业项目的适配度。
创业关键决策系统中有一个评估你是否选对了创业项目的决策辅助工具,对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你与项目的适配度等维度进行评估,然后给出你具体的建议。